在能源领域,输油管道如同一条条 “能源动脉”,肩负着输送石油资源的重任。然而,管道位移等潜在风险却时刻威胁着这条 “动脉” 的安全。一旦发生管道泄漏等事故,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,还可能对环境产生难以估量的破坏。为保障能源输送安全,最新的监测技术应运而生,今天就为大家揭秘输油管道位移监测中的 “黑科技”。
part 1
管道监测有 “双宝”
今年,卫星定位技术在输油管道位移监测领域成果斐然,愈发凸显其关键价值。借助全球知名的 GPS、功能强大的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,监测人员能够精准获取管道沿线监测点的三维坐标信息。通过持续追踪这些坐标的变化情况,管道的实时位移动态便一目了然。
就在今年,我国西南地区某重要输油管道项目引入先进光纤传感系统。该区域地形复杂,地质活动频繁,管道位移风险高。项目团队将特制光纤紧密贴合在管道外壁,借助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,实时感知管道的位移变化。在一次小规模地震后,系统迅速捕捉到部分管道毫米级的位移数据,精准定位位移位置,第一时间发出预警。运维人员依据预警信息,及时对管道进行检查维护,成功避免因位移持续发展可能导致的泄漏事故,保障了能源输送的稳定与安全 。
part 2
管道位移 “星” 知道
卫星定位技术在输油管道位移监测中作用关键。利用GPS、北斗等系统,能精确获取监测点三维坐标,跟踪坐标变化可掌握管道位移动态。
卫星定位覆盖范围广,管道无论穿越沙漠、山区还是海洋,只要有卫星信号就能精准定位。且精度高,部分设备达毫米级,还能实时传数据,为决策提供支持。
其覆盖范围堪称一绝,无论输油管道是蜿蜒穿越广袤无垠的沙漠,还是曲折绵延于崇山峻岭之间,亦或是跨越浩瀚海洋,只要处于卫星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内,就能实现精准定位。如今,部分先进的卫星定位设备精度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毫米级,与此同时,该技术还能实时传输监测数据至控制中心,为运维决策提供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part 3
能源安全无小事
不久前,美加之间的基斯通输油管道发生严重泄漏,约1.4万桶原油流入堪萨斯州的米尔河。该管道自2010年投入使用以来,已出现至少22次泄漏,此次泄漏量更是超过以往总和。因管道老化、监测维护不足,泄漏导致河面变黑,周边环境污染严重。同时,作为加拿大向美国输油的 “主动脉”,此次泄漏阻碍原油运输,冲击美国原油供应体系,引发油价短期波动。这一事件给全球能源行业敲响警钟,输油管道位移监测等安全保障工作不容有丝毫疏忽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加强技术投入与管理力度 。
part 4
探索技术前沿
2025城市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装备展览会,12月4日至6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(新庄)举行。展会汇聚顶尖企业、机构,展示输油管道监测等先进技术。
在这里,可看光纤传感、卫星定位等技术新成果,了解前沿动态,与专家交流。能源从业者及关注基础设施安全者,不容错过这场盛会。
想知道更多输油管道监测技术奥秘,或对展会有期待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
联系方式:
杨珺涵:18801392975(同微信)
刘静宜:18801392932(同微信)
曹 珍:18801392970(同微信)
图片来源于网络